600萬年前的貓頭鷹不上夜班 它們白天活動
民間有句歇后語:屬貓頭鷹的——夜里歡。在大家的印象中,貓頭鷹是一種晝伏夜出的鳥類,它們都是夜貓子,夜晚出來活動,白天則蹤跡全無。
那么,有沒有一種貓頭鷹不上夜班,在白天活躍呢?
還真有!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青藏高原邊緣發現晝行性貓頭鷹化石。這一已經滅絕的古老物種就是白天活躍,生活在距今約600萬年—950萬年的中新世末期。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美國科學院院刊》。
“這是在我國發現的最早的鸮形目鳥類化石。非常幸運,它的遺骸基本完整地保存了下來。”3月29日,中科院古脊椎所副研究員李志恒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貓頭鷹是鸮形目鳥類的統稱。生活在現代的貓頭鷹,絕大多數的確是無聲飛行的夜間猛禽。然而,大多數人可能并不知道,少數貓頭鷹更適應日間狩獵,在白天反而更加活躍。
“由于缺乏化石證據,這類白天活躍的貓頭鷹的演化歷史,在很大程度上,被隱藏了起來,極少被科研人員研究。”李志恒介紹,這件近乎完整的化石發現于甘肅臨夏盆地的柳樹組,體型與北鷹鸮更為接近。
研究人員將新發現的貓頭鷹化石的鞏膜小骨,與55種爬行動物以及包括眾多種貓頭鷹在內的360多種鳥類的鞏膜骨以及眼眶大小,進行了詳細的統計分析和比較。
“我們發現,這種已經滅絕的貓頭鷹的眼睛對光線的開放度較小,這樣就能使透入眼睛的日光大幅減少,從而能夠在正午時分看清事物。”李志恒表示。
同時,基于鳥類多樣性數據庫中超過360個物種的數據,研究人員還進行了一項更大規模的統計分析。
結果顯示,現存貓頭鷹的祖先幾乎都是晝伏夜出,活動模式以夜間為主;但包括鵂鹠屬和中新猛鸮在內的猛鸮屬的祖先,則是“白日行者”,在白天更為活躍。
研究人員在標本的胃中發現了未消化的食團。分析表明,其中含有類似于從紅隼胃里發現的小型哺乳動物骨骼。研究人員認為,這兩種鳥類可能曾共同生存于青藏高原干燥的草原上,但“可能使用了不同的覓食方法”。
因為新標本眼睛后面顴骨尾部有一個大的腫塊形突起,研究人員將其與北鷹鸮、鵂鹠類貓頭鷹組成的猛鸮類歸為姊妹群。“綜合考慮了它的生存時代、生活習性、骨骼特征等,我們將這一物種命名為日行中新猛鸮,意思是來自中新世的鸮形目猛禽。”李志恒說。
他表示,日行中新猛鸮是中國境內所發現的第一件保存完好的中新世鴟鸮類貓頭鷹化石。這項研究不僅為我們重建了貓頭鷹晝—夜行性的演化歷史,還為晚中新世青藏高原周邊的古生態以及古北界鳥類的區系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證據。
(責任編輯:歐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