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探索“生態融合型共享創新”新模式
■ 深圳特區報記者 周雨萌
在這里,一批跨地域、跨領域的綜合性國家科學平臺先后落成;一批全球高精尖人才、頂級科學家在此匯聚;騰訊等一批龍頭企業開放資源,與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形成茂密雨林……
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圳正在探索一條“共享創新要素、構建生態融合型創新”的新路子。
“與大國角力,不能單靠一個個‘指頭’,更要握指成拳、拳拳相應。”12月8日,在第二屆灣區科創峰會上發布的《2022共享創新指數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指出,面向未來,以“制造基底+創新基因+數字基礎設施”的底座基石;以政企學研協同創新“有來有往”的多向互動;以戰略型大企業和中小微企業共享共融;以戰略科學家與產業科學家“研產一體”長效驅動為特點的共享創新模式,將成為中國經濟“強筋健骨”的動力支撐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創新源泉。
而當前,在強大的數字經濟生態、豐富的產業集群生態、以及多元的創新載體生態的牽引下,一張生態融合型共享創新畫卷正在深圳鋪展開來。
●建設協作共享的世界級科學平臺集群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關乎城市、地區和國家的源頭創新能力和國際科技競爭力。
作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里的重要單元,大科學裝置和前沿科學研究平臺,對于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總指揮陳和生說,“我們要想形成科技創新的體系,必須大力發展大科學裝置和前沿科學研究。”
深圳也深知這一點,已經在統一規劃,先后打造了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例如高標準推進光明科學城、鵬城實驗室、深圳灣實驗室、西麗湖國際科教城等重大平臺及一流大學建設。
深圳還在創造更多“從0到1”的原創性成果。包括“鵬城云腦II”AI集群系統性能蟬聯多項世界冠軍;深圳灣實驗室開發出我國首款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分子模擬庫;南方科技大學首次觀測到三維量子霍爾效應,并入選2019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等。
與此同時,深圳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的科研機構間的協同合作,進一步提升源頭創新能力的有力支撐。
當前,深圳光明科學城正與東莞松山湖高新區積極加強合作,旨在形成兩地優勢互補,統一規劃和協調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數字戰略與經濟研究所所長曹鐘雄表示,當前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戰略目標下,粵港澳大灣區科創中心建設更需要發揮好大科學裝置作用,用共享的機制,深度推進科技創新的協同發展,打破行政蕃籬,共創科學大計劃,共同舉辦各種研究機構,加大大裝置向灣區科研機構、科技企業的開放,把大裝置建設成為灣區科學家的匯聚平臺、創新的舞臺,用大裝置的開放共享賦能科創建設,共建國際一流的科創灣區。
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學專家鐘南山攜團隊到訪深圳灣實驗室時強調,粵港澳大灣區的科研機構間應加強協同合作,借助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引領支撐作用,互相支持、聯動發展,優化資源配置,共同營造健康的科研環境,構建完整的創新生態體系,勇于承擔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切實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當前,深圳還在部署實施基礎科學深研行動,建設世界級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積極推進深圳高新區與香港高技術園區深入合作,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統籌推進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建設,建立部省市共建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工作機制等。
●打造深港人才科技聯合創新聚集地
人才是科技創新的第一資源。《報告》指出,創新人才要“過江”“跨河”“跨海”,內地的“產”與港澳高校的“研”和“學”結合持續強化,科創人才才能發揮關鍵作用。
多年來,深圳堅持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放眼全球、對標一流,以開放的姿態和寬廣的胸懷廣聚天下英才;深圳還依托騰訊、華為、大疆等龍頭企業平臺,成為了集聚全球頂尖科研人才的綠洲。
騰訊有30名專家入選美國斯坦福大學發布的2022年度“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華為擁有包括700多位數學家在內的龐大人才團隊……截至目前,深圳共有全職院士86人、高層次人才2.2萬人,引進海內外高精尖缺團隊251個,留學回國人員超過19萬人,各類人才總量超662萬人。
不僅如此,在加強深港兩地創新人才合作方面,深圳也打造出多個聯合創新成果。
早在2017年,一項由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研究院呂堅教授團隊取得的科研成果,刊登在《Nature》雜志封面上,深港科技合作揭開了新的篇章。呂堅是當年香港城市大學副校長,也是香港城大深圳研究院院長、先進結構材料研究中心主任,每周的深港穿梭已是工作常態,他擁有雙重身份,過著雙城生活,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成果轉化,為深港兩地科技創新不斷增添新的活力。
以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為例,創辦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將深圳的創新優勢與香港的科研優勢跨河銜接。2021年,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就成立戰略合作專責委員會、組建世界一流國際化師資團隊、籌建兩校重點研究領域和前沿科學研究的重點實驗室及產業創新基地等五大方面強化合作。
位于深圳福田區與香港交界處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在國家戰略指引下,該創新合作區已建成深港協同創新中心、深港國際科技園、國際量子研究院、河套國創中心等創新載體,率先承載香港及海外高端科研資源。目前,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等5所“世界百強”高校都匯聚于此。
●龍頭企業紛紛扛起共享擔當
除了科學平臺、人才引進,擁有一批世界級科技創新企業也是深圳的特色。在深圳,這些龍頭企業紛紛扛起科技創新的擔當、“先強帶后強”,通過不斷開放創新資源和生態,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不斷深化,已形成創新生態共融,國際一流的“科創雁陣”。
對騰訊來說,創新是一份初心,共享是一份使命。騰訊為開放而生,因共享而興。在推動區域戰略協同發展方面,2019年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啟動“騰訊云啟產業計劃”,騰訊與深圳國家高技術產業創新中心、福田區政府戰略合作,舉辦“騰訊云全球創新大賽”,并建設“香港高校 聯合實驗室”、“人工智能未來學院”兩大載體;從“數字鏈接”到“數實融合”,騰訊與富士康聯合開發運營一體化的先進工業互聯網平臺,加速富士康工業科技能力輸出。2022年,騰訊與深圳市鐳神智能系統有限公司、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等就數字工廠、數字孿生項目展開合作;在開源方面,騰訊開源項目在GitHub上的全球Star 數每年都有30%的增長,已經成為全球開源貢獻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在 OpenJDK、KVM等多個國際頂級開源社區貢獻榜中,騰訊均在國內排行第一。2021年,騰訊在“OpenJDK全球貢獻者榜單”第5名,是國內貢獻最多的公司。
2019年,華為提出從原有的“生態合作”進一步演進為“生態協同”,主動開放生態、主動讓利伙伴、主動統籌資源、主動培養人才,通過“四個主動”與伙伴實現戰略協同、資源協同、 能力協同,構建協同共進的生態環境,從“技術”的強大走向“技術+生態”的共享。目前,鴻蒙生態開發者已超200萬+,鴻蒙智聯伙伴超2200+,HMS Core開放25030個API,海外Top 3000應用集成率達 80%,近4萬款應用跟隨華為的步伐走向全球市場,鴻蒙生態進入快車道。
還有比亞迪。作為智慧汽車開放生態建設的先行者,比亞迪正在通過開放生態引入更多應用軟件與功能開發者,共同打造主體多樣、融合開放的智能汽車生態系統。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曾表示,“就像手機智能化的過程一樣,我認為從封閉走向開放,也是汽車智能化的必經之路。擁抱智能化浪潮,比亞迪的策略是‘開放’。”
●深圳成為灣區共享創新發展的“助推器”
共享創新是一個全新的創新模式,需要系統性謀劃,也需要灣區城市形成戰略共識。根據《報告》發布的數據顯示,粵港澳大灣區共享創新指數在四大城市群中排名第二;創新環境共享、創新成果共享、創新生態共享三個一級指標均高于四大城市群平均水平。
應該說,深圳在其中起到了關鍵的助推作用。
作為灣區科技創新的排頭兵,深圳有著天生的創新基因,有著蘊含在骨子里的開放包容精神,更有著“達則兼濟天下”的情懷。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過程中,無論是平臺的打造、產業的發展、還是人才的引進,無不是在聚合眾力、發揮眾智。
以深圳的優勢特色數字經濟生態為例,當前,在數實融合的過程中,在數字經濟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中,融合本身就天然地要求創新、開放和共享。
這也讓華為開發者、騰訊數字生態等龍頭企業開放創新平臺成為大灣區科技產業創新的一大特色。
談及搭建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的初衷,騰訊科學家、美國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學會會士劉威說,“我們首先考慮的是如何通過數字技術創新,以數強實,為用戶、合作伙伴和全社會創造更多實實在在的創新價值”。據了解,依托前沿數字技術和開放平臺,騰訊三年累計服務超過200萬客戶,合作伙伴遍布大灣區內外。
此外,深圳龍頭企業“向上”聯手科研院校,以需求牽引基礎研究;“向下”開放資源,與中小微企業形成融通共享的開放式創新生態,不論是科學探索獎的設立,還是青年科學家50平方論壇的舉辦,都是共享創新的重要體現和積極成果。
《報告》稱,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深圳已經逐步形成了開放協同、共榮共生的創新群像。
(責任編輯:歐云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