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一本到无线,日韩国产中文无码,2021久久国内精品,欧美精品—区二区三区

記者專欄
當前位置首頁 > 科技新聞 > 正文

人工智能預測:10到12年后,全球變暖將突破關鍵臨界值

2023-03-14 07:01 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3月12日報道 據美聯社近日報道,在一項比之前的模型更悲觀的新研究結果中,人工智能預測,即使大幅降低污染,世界還是很可能在大約10年后突破國際一致認定的氣候變化臨界值,并繼續變暖,在本世界中葉前后突破下一個變暖極限。

  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月刊上的這項研究結果重新引燃了一場爭論,即是否仍有可能像2015年巴黎氣候協定中所要求的那樣把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以便把氣候變化最具破壞性的影響降至最低。科學家說,自前工業化時代或19世紀中葉以來,世界氣溫已經升高了1.1或1.2攝氏度。

  兩位氣候科學家利用機器學習計算得出,地球氣溫將在2033年至2035年之間越過升溫1.5攝氏度大關。他們的研究結果與用其他更為傳統的預測地球何時突破這一大關的方法得出的結果相符,不過更精確一些。

  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布朗大學環境研究所所長金·科布在接受電子郵件采訪時說:“毫無疑問,有一天我們會宣布1.5攝氏度的最大變暖目標死亡。這篇論文可能是1.5攝氏度目標終結的開始。”

  研究報告的合著者、斯坦福大學的諾亞·迪芬博說,在“任何現實的減排情景”中,世界都處于1.5攝氏度大關的邊緣。他說,避免氣溫上升2攝氏度可能取決于各國在本世紀中葉之前實現零排放目標。

  這項基于人工智能的研究結果發現,即使嚴格減排,也不可能把升溫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迪芬博說,這也是人工智能與一直在利用基于以往觀測結果的計算機模型進行預測的科學家真正不同的地方。

 

  據人工智能計算,在高污染情景下,世界將在2050年前后達到升溫2攝氏度的大關。據機器學習計算,降低污染有可能將其推遲到2054年。

  相比之下,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2021年的報告中認為,在同樣的低污染情景下,世界將在本世紀90年代的某個時候越過2攝氏度的大關。

  任職IPCC的康奈爾大學氣候科學家納塔莉·馬霍瓦爾德說,這項研究有意義,符合科學家們知道的情況,但似乎悲觀了一點兒。他沒有參與迪芬博的研究。

  馬霍瓦爾德說,人工智能很強大,在未來可能會被證明能產生更好的預測結果,但在得出結論之前需要更多的證據。

  通常情況下,氣候科學家利用一堆計算機模型模擬,有些熱門,有些冷門,然后試圖找出哪些做得最好。迪芬博說,這往往是根據它們過去的表現或對過去的模擬來確定的。他說,如今,人工智能的作用對氣候系統更加關鍵。

  迪芬博說:“我們正在使用這種非常強大的工具,它能夠獲取信息并以一種人類大腦無法做到的方式進行整合,無論是好是壞。”

  每年政府氣候談判代表都在聯合國峰會上宣稱,他們設法“讓1.5仍然有效”。但根據這項最新研究結果,科學家們對這種說法的真實性到底有多大存在分歧。

  迪芬博說,人工智能估計,已經變暖了這么多,未來幾年如何減少污染真的無關緊要了,世界將達到升溫1.5攝氏度。

  沒有參與此項研究的Stripe公司和伯克利地球公司的齊克·豪斯法瑟對此表示贊同,稱是時候“停止假裝”把升溫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是可能的了。有些情景確實會目睹升溫幅度越過這一大關,但隨后回落,即所謂的過沖。

  其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如賓夕法尼亞大學的邁克爾·曼以及德國氣候分析組織的比爾·黑爾和卡爾-弗里德里希·施洛伊斯納堅稱“1.5仍然有效”。他們說,迪芬博沒有研究的一個快速脫碳情景表明,世界基本上可以保持在臨界值以下。

  黑爾說,如果到2030年,全球碳排放量可以減少一半,“變暖幅度可以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伴隨微小的過沖,然后再回落到這一大關之下。

  曼在電子郵件中說,認為世界不能再將升溫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是一個自我應驗的預言。最終很容易對變暖1.5攝氏度這樣的精確臨界值的重要性進行過度解讀。挑戰在于盡可能地限制氣候變暖”。(編譯/王海昉)

(責任編輯:歐云海)

友情鏈接:

人工智能預測:10到12年后,全球變暖將突破關鍵臨界值

2023-03-14 07:01 來源:參考消息網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