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揭示植物再生新機制
新華社濟南5月23日電(記者蕭海川)記者從山東農業大學獲悉,學校李傳友教授團隊在植物再生領域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經研究發現,細胞受傷而產生的再生因子REF1,是引發組織修復和器官再生的原初受傷信號分子。這將為植物基因研究領域帶來顯著應用價值。相關成果在北京時間22日晚在線發表于國際知名學術期刊《細胞》。
細胞損傷是觸發動植物啟動再生程序的原初物理誘因。20世紀70年代,科學家發現小肽信號系統素和植物激素茉莉酸通過共同的信號通路來調控植物的系統性防御反應。隨后的研究中,科學界對植物系統性防御的信號轉導機理有了深入認識,但對植物損傷修復和器官再生的機理了解不多。因此,在《科學》雜志創刊125周年之際提出的125個人類未知的重大科學問題中,“是什么調控器官再生”被列為最重要的25個科學問題之一。
李傳友教授團隊長期以番茄為研究對象,用遺傳學手段解析由系統素和茉莉酸共同調控的植物系統性防御信號通路。經過多年研究,團隊在一系列系統素信號通路發生變化的番茄突變體中,鑒定出一個在防御和再生方面同時表現缺陷的突變體。
在對這一突變體后續研究和對比實驗中,研究人員確認了一種小肽的關鍵作用,外源施加這一小肽可顯著提高番茄的再生能力。研究團隊遂將其命名為再生因子REF1。再生因子REF1調控植物再生的過程,包括受體蛋白的識別、轉錄激活細胞重編程調控因子、進一步放大REF1信號等,都得到研究證實。
以再生因子REF1切入,研究團隊還發現在植物界,REF1小肽及其受體廣泛分布在雙子葉植物和單子葉植物中。外施REF1不僅可以顯著提高番茄再生能力和遺傳轉化效率,還可以將大豆、小麥和玉米等作物的再生能力、遺傳轉化效率提高數倍。這為生物育種中解決作物遺傳轉化效率低等瓶頸問題,提供便捷普適的方案。
中國科學院院士種康認為,這一研究對細胞分化與再生領域的基礎科學研究和生物技術應用都具有突破性意義。植物再生因子REF1的發現和利用,對加快我國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意義重大。中國科學院院士許智宏表示,植物如何識別損傷刺激并啟動組織修復和器官再生過程,是植物生命科學領域長期懸而未決的問題。REF1的發現,是解答這一問題的重大進展。
(責任編輯:歐云海)